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荷西‧黎薩

(歷史系近代亞洲課程要求present 黎薩,借以發揮)

引言

荷西‧黎薩,菲律賓國父。很多對孫逸仙有所認知的人都會聽過這號人物,說是在1891-1892年,他準備返回菲律賓時,曾短暫逗留在香港,就住在孫逸仙的附近。大抵之後旋即忘記了這個名字。當時孫逸仙尚未開展他的革命事業,但黎薩卻已作為「馬來人之光」成為菲律賓民族覺醒的一個象徵。他的影響遠不止於此,作為先行者,覺醒的火炬還傳遞到東南亞的所有國家。

荷西‧黎薩生平

黎薩於1861年出生於一個地主的家庭,一向以甘蔗種植園和蔗糖為業。黎薩以爭取菲人權益為目標,最終被西班牙誣陷而死,成為菲律賓的國父。黎薩可說是多才多藝,他精通西班牙文、英文、德文等22種語言,亦擁有神學博士及文學和哲學博士的學位。他亦是一位眼科醫生。此外,他是一位詩人及作家,他的兩部著作《不要碰我》及《貪婪的管治》風行一時,受到西方知識界的推崇。他更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

黎薩自幼立志獻身宗教,而令黎薩改變意向的,是西班牙管治的殘酷。1872年甲米地菲律賓兵工廠工人、士兵及農民起義,慘遭血腥鎮壓。三位無辜的、主張溫和改革教會的菲人神父戈梅斯、布哥斯及薩莫拉卻被誣陷與起義有關,因而被處決。由於布哥斯是黎薩兄長的導師,與黎薩家庭有往來,他的不幸遇害深深震撼了黎薩。除此,黎薩母親受誣被捕,在獄中受盡折磨達兩年之久。其父因與教士發生糾紛,教會突然將其父所租土地加租一倍。黎薩本人有一次夜間走路,因為天黑看不清楚而沒有向民團軍官敬禮,結果被打了一頓。凡此種種壓迫,均令黎薩留下深刻的傷痕,遂使黎薩轉為以爭取菲人權益為目標。

在菲律賓完成大學課程後,黎薩前往西班牙及德國留學,學習醫學,以便照顧患有眼疾的母親。在歐洲期間,他周遊列國,並加入了共濟會,與西方知識界打好關係,將菲人的苦況揭露於人前,得到他們的同情,他因而成為宣傳運動的骨幹,經常發表文章,但黎薩的主張與其他社會菁英並無異同。他只奉行改良主義,希望爭取改革,絕無推翻西班牙政府的野心。

1887年,黎薩發表他的第一部小說《不要碰我》,利用一對年青戀人在菲律賓教會飽受壓迫一事,將教會的醜事盡露人前。書中透過不同的人物之口,呼籲西班牙殖民當局推行必要的改革,包括:給菲人更多教育機會;限制軍隊和教會的權力,保障個人自由和人身安全,實行出版自由,恢復西班牙國會中的菲人代表權。黎薩將希望放在西班牙政府身上,寄望其對教會的種種倒行逆施作出干預。他是溫和的改革者,並非要破壞整個殖民地的制度。如其《不要碰我》的主角伊瓦臘言:「這些組織(殖民制度)固然有它們的弊病,但是在目前的這個時候還是非有不可的。它們就是所謂必要的『惡』。」

該書在歐洲大受歡迎,得到很高評價,但黎薩卻因此成為西班牙政府的眼中釘。雖然黎薩只是和平地提出他的建議,但卻觸動西班牙政府的神經。她認為《不要碰我》有害於西班牙政府及其在菲律賓的政策。《不要碰我》被列為禁書,黎薩的家人遭到迫害,被西班牙殖民者趕走。

黎薩卻沒有放棄,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胞在1889年在巴塞隆那創辦《團結報》,宣揚其改良主義的思想。除以往的政策外,黎薩再呼籲西班牙政府允許菲律賓成為西班牙的一個省,以民治政府代替軍政府,同時希望西班牙政府推動教會世俗化。

然而,黎薩的要求得不到西班牙政府的關注。黎薩開始認為西班牙政府與教會都是一丘之貉,對西班牙政府深感失望,其思想亦在革命和改良主義之間搖擺。1891年,黎薩發表了他的第二部小說《貪婪的管治》,在書首則言明這是獻給1872年被誣陷而死的三位神父。主角伊瓦臘以席蒙的身份重返菲律賓,卻不再主張溫和改革,轉而訴諸革命。但在結局,席蒙臨死時黎薩安排佛羅倫提諾神父說:「仇恨只能造成窮凶極惡和罪大惡極的犯人!只有愛才能夠創造奇蹟,只有美德才能拯救世界!……」「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的自由一定要靠刀劍來取得,因為在現代生活中,刀劍的作用已經是微不足道了……」可見黎薩思想仍然偏向改良主義。

全書意在攻擊教會,但他亦向西班牙政府作出善意的警告,警告他們別再執迷不悟,堅持舊有政策,他將會面對菲人的革命。這些忠告後來卻被西班牙政府視為謀反的證據,誣告黎薩煽動菲人的革命,而教會亦乘機向他的家庭作出迫害,將他們趕出故鄉,最後流落至香港。

但黎薩的小說卻激起菲人的民族運動。如博尼法西奧,出身於低下,卻受《不要碰我》和《貪婪的統治》的感召而投身於民族事業。

黎薩為了與家庭團聚,於1892年在香港返回馬尼拉,在當地成立菲律賓第一個民族組織──菲律賓聯盟,目的在於團結菲人,共同爭取在商業、教育、農業的改革,從而避免菲人受誣陷的折磨。但在教會的壓力下,黎薩終被拘捕,並放逐至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他的政治生涯亦因而告終。

與此同時,博尼法西奧成立的革命組織卡蒂普南派人接觸在棉蘭老的黎薩,向他報告革命的計劃,並希望黎薩親自領導革命。黎薩卻以缺乏武器為由拒絕卡蒂普南。之後便竭力逃避這場革命。

1896年,古巴發生黃熱病,疫情蔓延迅速,造成大量古巴人死亡,黎薩自告奮勇,要求前往當地行醫,以逃避即將來臨的革命,西班牙政府亦如他所願。但當黎薩正在前往古巴時,菲律賓卻發生民族革命。西班牙政府遂將黎薩遣返菲律賓受審。在屈打成招的情況下,最終黎薩被判叛國罪。黎薩被處決之前半個月,在獄中寫下《告菲律賓人民書》,表明自己與革命無關,譴之「絕對荒謬的」、「野蠻的」、「刑事犯的手段」、「必帶來巨大的災難」,並勸籲菲人放下武器,停止戰鬥。黎薩臨終時寫下一首絕命詩《永別了》:「朝霞絢爛正漫天,我灑碧血更盡染,莫道黑夜難為明,且看皎日當空懸。」一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便於1896年12月30日接近7時被槍決,終年35歲。

黎薩對民族運動的最大貢獻是他利用和平方法,將菲人的苦況公諸於世,爭取西方輿論的支持。他亦利用和平方法,爭取西班牙政府推行改革。雖然未能如願,但已引起菲人的共識。他的兩部小說更成為革命黨號召群眾的工具。最後他含恨而終,成為革命烈士,更鼓動不少菲人投身革命,以完成黎薩的遺志。

谷梁劄

西班牙人是較差的殖民者,幸運的是,菲律賓有的是天然資源和氣候,卻沒有現兜兜的黃金,故此從一開始就沒有像印加和阿茲特克那樣遭到滅頂之災。

相反,西班牙管治對菲律賓甚有貢獻。統一菲律賓、鼓勵教會宣揚天主教、興辦小學。這些都為以後的民族運動奠定基礎。然而,西班牙人來,當然不是為了甚麼「白人的負擔」,他們只是為了其天然資源,種種措施的實行只為了方便控制菲律賓人。其學校也不是用西班牙語授課,正因他們嚴守白人和黃人的界限。

當「野蠻的」菲律賓人漸漸開化的時候,他們便漸漸問為甚麼。為甚麼有才能的修道士不能在教堂擔任重要的職位?倒似忘掉了耶穌基督也是黃種人一樣,況且聖經也沒有說白人一定是比黃種人優越。又為甚麼菲律賓的土地是屬於教會,而不是菲人祖先留下來的資產?他們甚至願意為此和教會打官司。而因貿易而興起的中產階級就會問為甚麼菲人不能加入政府,管治自己地方?凡此種種並非有一個合理的原因,僅僅從膚色去劃分界限。

黎薩便是當中的社會菁英。他來自中產階級,是菲律賓貿易的受益人,混亂、暴力當然會破壞貿易,他們該輩社會菁英在有意無意之間都不會希望以革命來解決整個西班牙的腐敗管治。

中產階級的取態與博尼法西奧完全不同。博尼法西奧出身低下,較深認識民間疾苦,更對西班牙的管治感到憤慨。他因為感到菲律賓聯盟無力解決問題,才組織卡蒂普南密謀革命。在革命事起時,卻得不到中產階級的支持。及後卡蒂普南更出現權力鬥爭,博尼法西奧失敗被殺,阿奎納多成為首領。西班牙軍隊順勢擊敗革命軍,阿奎納多只有接受招安。

創造奇蹟的並不是愛,拯救菲律賓的也不是美德,而是美國。在美西戰爭時,美國鼓動阿奎納多回國反抗西班牙,答允讓阿奎納多成立共和國。但事成後又出爾反爾,接收菲律賓作殖民地。但在任內多次重申菲律賓是一共和國,美國只待適當時機便允許其獨立。美國人又多有建樹,設立英語授課的學校,向教皇購回教會田產公開拍賣,菲律賓政府菲人化,設立美國式的立法機關,教會世俗化,提高醫療等福利。終於,美國允許其於1946年7月4日正式宣佈獨立。離黎薩逝世足有49年。

回顧一下,黎薩對於菲律賓獨立的精神影響大於實際意義。不單歷史發展並非像他希望那樣發展,而菲律賓能夠自決命運,他也是始料不及的。他是東南亞第一批民族運動的領袖。可惜的是,人們只記得孫逸仙和甘地,往往忽略了這個照亮東南亞民族運動的「馬來人之光」──黎薩。